首页    类器官培养    培养基    猪正常肺类器官培养基( Pig Lung Organoid Culture Medium )

猪正常肺类器官培养基( Pig Lung Organoid Culture Medium )

产品规格:100mL/500mL
产品货号:RSQ-OCM1304
目 录 价 :3800/14000
无血清培养基,成分明确
联系我们 >>

产品详情

 

正常肺类器官培养试剂盒说明书

 

产品及货号

包装规格

组分编号

组分名称

包装

正常肺类器官培养试剂盒

(RSQ-OCK1304)

3-5

RSQ-OCM1304

正常肺类器官培养基

100ml

RSQ-OSR001

组织消化液

50ml

RSQ-OSR003

类器官消化液

40ml

RSQ-OSR004

类器官冻存液

40ml

RSQ-OSR002

组织保存液

100ml

RSQ-OSR005

清洗液

500ml

保存条件:-20℃ ~ 4 ℃保存。保质期6个月

 

实验流程

  • 从原代组织建立类器官

注意:涉及到人原代组织的研究,须遵循国家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,符合所有相关的机构和政府规定,并获取伦理委员会批准。在收集人原代组织材料之前,须得到受试者的知情同意

类器官培养基、组织消化液储存温度:-20℃ ~ 4℃

  1. 正常肺组织取样
  1. 检查组织保存液是否过期、漏液以及有无变色或浑浊。
  2. 于无菌条件下打开组织保存液,将组织保存液分装至15ml50ml无菌离心管中,请尽量缩短保存液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。
  3. 肺组织完整取下,用无菌镊将组织放于组织保存液中。

【注1】:组织取样详情请参考常见问题1

  1. 确保样本组织完全浸泡于液体后,立即旋紧管盖,并用封口膜将管盖和管颈的缝隙密封。
  2. 注意样本离体后应尽快放入组织保存液中。样本在环境中暴露时间越长,活性越低,受污染的风险也越高。

【注2】:组织样本在保存液中的正确保存方式参考常见问题2

  1. 运输

经组织清洗液清洗后的样本尽快放入组织保存液中,样本须4℃低温保存和快速转运,确保样本安全、准确、及时送达实验室进行后续类器官构建工作。

  1. 组织清洗
  1. 将样本组织放置于培养皿中,剪成米粒大小(2-4mm3),
  2. 使用5-10ml组织清洗液反复吹打清洗。
  3. 吸去清洗液。
  4. 重复以上(bc)两步,清洗组织5-10次。
  1. 原组织分析
  1. 1-2块有代表性的组织块,用固定液进行固定(10%福尔马林或4%多聚甲醛)。
  2. 1-2块有代表性的组织块,用RNAlater浸泡,-80℃速冻组织块,可进行分子(全外显子组/基因组测序或mRNA测序)或生化分析(Western blotting或蛋白质组学)。
  1. 组织剪切
  1. 将清洗后的组织块收集到1.5ml EP管中,使用无菌尖头眼科手术剪将组织块尽量剪碎(匀浆状)组织剪切程度与消化时间相关,剪切程度越高则消化时间越短。
  2. 将剪碎后的组织转移至15ml无菌离心管中。
  1. 组织消化
  1. 加入6ml组织消化液,使用封口膜将离心管管口密封,放入37℃水浴锅中水浴消化。
  2. 使用涡旋混匀仪,每隔5min震荡30s,并吸出30ul组织悬液显微镜下观察。
  3. 消化时间控制在60min,当视野中观察到悬液中有3-10100um左右的细胞团快时,即可停止消化(如下图标记处)。

【注3】:仔细观察消化状态,过度消化(消化为单细胞)会影响成功率以及降低生长效率。

【注4】:对于小正常组织应尽量剪碎,减短消化时间,消化时间控制在20-60min

 

  1. 将组织与消化液悬液过100µm细胞滤网,加入清洗液补足至26ml
  2. 将过滤后的细胞悬液均匀的分到两个15ml离心管中,300g/1500rpm,离心5min,离心后去上清。
  3. 若离心后沉淀中观察到明显的红色沉淀(红细胞),加入2ml红细胞裂解液,吹打混匀后室温放置3min

【注5】:若组织离体时间超过48h,不建议进行红细胞裂解。

  1. 加入10ml清洗液。
  2. 300g/1500rpm离心5min后,弃上清。
  1. 培养
  1. 根据组织沉淀体积,按照V组织V基质胶 = 1:10的比例加入提前一夜4℃溶解的低因子无酚红基质胶
  2. 置于冰上/冰盒上,使用200µl枪头吹打,将细胞沉淀与基质胶混匀。
  3. 若此过程基质胶中产生气泡,可将气泡以下的基质胶吸尽后,离心管用力敲打桌面,将气泡震破。
  4. 24孔板为例,将基质胶-细胞悬液均匀的滴在培养孔中央,每滴20-60µl

【注6】:a-d过程需要全程在冰上操作,离心结束后尽量将上清吸尽。基质胶浓度保持在70%以上,确保凝固后的基质胶保持穹顶状

  1. 将滴有基质胶-细胞悬液的培养板放入37℃培养箱中,使基质胶凝固。
  2. 15min后每孔加入500µl室温平衡的正常肺类器官培养基。

【注7】:根据实验需求,将所需体积的培养基提前放置室温平衡15min

  1. 37℃5% CO221% O2细胞培养箱中培养。
  2. 2-4天更换一次培养基。

【注8】:若细胞密度过高,培养1天后出现培养液变黄现象,需每天换液,且需尽快传代,稀释细胞密度。

  1. 若培养过程中出现微生物污染,可在对应的孔中加入1ml 3.5mM NaOH溶液,4h后吸弃液体。
  • 类器官扩增

类器官是通过机械分散或机械破碎和酶法分散的组合来传代的。分解后的类器官经过清洗,并重悬在新的基质胶中。两种方法均不可将类器官过度消化为单细胞。

类器官消化液储存温度:-20℃ ~ 4℃

  1. 类器官收集
  1. 吸弃原培养液。
  2. 缓慢少量加入预冷的清洗液(也可用含1%抗生素的PBS)。
  3. 吹打基质胶,将基质胶与类器官吹散。

【注9】:若有类器官出现贴壁,使用枪头将类器官刮下。

  1. 将类器官与清洗液混合液转移至 15ml 离心管中。
  2. 清洗液补足至12ml
  3. 放入-20℃冰箱静置6min,或4℃冰箱静置30min

【注10】:短暂的低温不会对类器官活性造成影响利用基质胶低温溶解的特性,降温后离心去除。

  1. 300g/1500rpm 离心 5min ,弃上清。

  

A:基质胶未去除,类器官与基质胶混合在一起,但大部分类器官集中在离心管底。处理方法:弃去上清后,将绿色框部分(基质胶层上层3/5体积)吸至一个新的24孔板孔中,加入1ml培养液培养。剩余2/5类器官沉淀,加入酶消化或加入适量体积的基质胶混匀后,种入孔板中。

B:基质胶未去除,但基质胶与类器官沉淀有明显的分界线。处理方法:弃去上清后,小心吸弃绿色框部分的所有基质胶。类器官沉淀部分加入酶消化或加入适量体积的基质胶混匀后,种入孔板中。

C:基质胶去除干净,弃去上清后,类器官沉淀部分加入酶消化或加入适量体积的基质胶混匀后,种入孔板中。

 

  1. 类器官消化

机械分散:机械破碎适用于空泡状类器官或薄壁类器官如下图)

  1. 加入1-2ml清洗液吹打
  2. 当类器官大小为40-200um的细胞块时,即可停止
  3. 清洗液补足至12ml
  4.  300g/1500rpm 离心 5min

机械破碎和酶法分散:机械破碎和酶法分散适用于囊状类器官或厚壁状类器官如下图)

  1. 加入1-2ml室温平衡后的类器官消化液吹打
  2. 每吹打2min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此,消化液消化时间不可超过6min

11】:注意防止消化过度,消化为单细胞。

  1. 当类器官大小为40-200um的细胞块时,即可停止。
  2. 清洗液补足至12ml.
  3.  300g/1500rpm 离心 5min 弃上清
  1. 扩增培养
  1. 根据类器官沉淀体积,按照V类器官V基质胶=1:15比例加入提前一夜4℃溶解的低因子无酚红基质胶
  2. 置于冰上/冰盒上,使用200µl枪头吹打,将细胞沉淀与基质胶混匀。
  3. 若此过程基质胶中产生气泡,可将气泡以下的基质胶吸尽后,离心管用力敲打桌面,将气泡震破。
  4. 24孔板为例,将基质胶-细胞悬液均匀的滴在培养孔中央,每滴20-60µl

【注12】:a-d过程需要全程在冰上操作,离心结束后尽量将上清吸尽。基质胶浓度保持在70%以上,确保凝固后的基质胶保持穹顶状

  1. 将滴有基质胶-细胞悬液的培养板放入37℃培养箱中,使基质胶凝固。
  2. 15min后每孔加入500µl室温平衡的正常肺类器官培养基。

【注13】:根据实验需求,将所需体积的培养基提前放置室温平衡15min

  1. 37℃5% CO221% O2细胞培养箱中培养。
  2. 2-4天更换一次培养基。

【注14】:若细胞密度过高,培养1天后出现培养液变黄现象,需每天换液,且需尽快传代,稀释细胞密度。

  1. 若培养过程中出现微生物污染,可在对应的孔中加入1ml 3.5mM NaOH溶液,4h后吸弃液体。

 

 

  • 类器官冻存及复苏

类器官状态不佳时,进行冻存会影响复苏效率,因此冻存前的类器官必须处在最佳生长状态。选择类器官生长旺盛期进行冻存,根据不同样本的生长特性来选择最佳冻存时机,如生长快速的类器官传代直径或最大生长直径在300-500µm,则选择在类器官直径在150-200µm最佳;生长缓慢的类器官传代直径或最大生长直径为100-300µm,则选择类器官直径为100-150µm时冻存。

类器官冻存液储存温度:-20℃ ~ 4℃

【注意】在类器官冻存过程中,需要尽量保持类器官的完整,因此在吹打时需要格外轻柔。

  1. 类器官收集
  1. 吸弃原培养液。
  2. 缓慢少量加入预冷的清洗液(也可用含1%抗生素的PBS)。
  3. 吹打基质胶,将基质胶与类器官吹散。

【注15】:若有类器官出现贴壁,使用枪头将类器官刮下。

  1. 将类器官与清洗液混合液转移至 15ml 离心管中。
  2. 清洗液补足至12ml
  3. 放入-20℃冰箱静置6min,或4℃冰箱静置30min

【注16】:短暂的低温不会对类器官活性造成影响利用基质胶低温溶解的特性,降温后离心去除。

  1. 300g/1500rpm 离心 5min ,弃上清。
  1. 类器官冻存
  1. 根据类器官沉淀体积,按照V类器官V冻存液=1:10的比例加入适量冻存液。
  2. 分装至冻存管中,使用程序降温法梯度降温。
  3. 经此方法冻存的类器官可在-80℃短期保存1个月,长期保存可转入液氮罐中。
  1. 类器官复苏
  1. 15ml离心管中加入2ml预先平衡至室温的清洗液(清洗液中可加入2%的血清)。
  2. 从液氮罐中取出冻存管,37℃水浴解冻1-2分钟。

【注17】:最佳解冻状态为冻存管中大部分为液体状态,中间稍微有一点冻滴,即冻存管中依然为低温状态(过度升温影响类器官活性)。

  1. 将解冻的类器官悬液缓慢转移至15ml离心管中。
  2. 加入8ml清洗液。
  3. 300g/1500rpm 离心 5min ,弃上清。
  4. 加入2ml预先平衡至室温的清洗液(无血清),轻柔吹打重悬类器官。
  5. 加入8ml清洗液。
  6. 300g/1500rpm 离心 5min ,弃上清。
  1. 复苏培养
  1. 根据类器官沉淀体积,按照V类器官V基质胶=1:10比例加入提前一夜4℃溶解的低因子无酚红基质胶
  2. 置于冰上/冰盒上,使用200µl枪头吹打,将细胞沉淀与基质胶混匀。
  3. 若此过程基质胶中产生气泡,可将气泡以下的基质胶吸尽后,离心管用力敲打桌面,将气泡震破。
  4. 24孔板为例,将基质胶-细胞悬液均匀的滴在培养孔中央,每滴20-60µl

【注18】:a-d过程需要全程在冰上操作,离心结束后尽量将上清吸尽。基质胶浓度保持在70%以上,确保凝固后的基质胶保持穹顶状

  1. 将滴有基质胶-细胞悬液的培养板放入37℃培养箱中,使基质胶凝固。
  2. 15min后每孔加入500µl室温平衡的正常肺类器官培养基。

【注19】:根据实验需求,将所需体积的培养基提前放置室温平衡15min

  1. 37℃5% CO221% O2细胞培养箱中培养。
  2. 2-4天更换一次培养基。

【注20】:若细胞密度过高,培养1天后出现培养液变黄现象,需每天换液,且需尽快传代,稀释细胞密度。

  1. 若培养过程中出现微生物污染,可在对应的孔中加入1ml 3.5mM NaOH溶液,4h后吸弃液体。

 


常见问题:

1. 肺组织取样方式

  1. 肺位于胸腔,左右各一,覆盖于心之上,肺有分叶,左二右三,共五叶。
  2. 确保小已经通过适当的麻醉方法达到麻醉状态,或者已经死亡
  3. 准备好所需的手术器械,如剪刀、镊子、止血钳、手术刀等,并进行消毒处理。
  4. 准备一个清洁的容器或培养皿,用于存放取出的样本。
  5. 在小腹部进行皮肤消毒后,沿腹中线做一个纵向切口,长度根据小体型而定。
  6. 使用镊子轻轻夹起皮肤,并剪开皮肤和肌肉层,以暴露腹腔。
  7. 用剪刀剪开小腹部肌肉,露出脏。
  8. 使用止血钳和剪刀小心地将从周围的组织中分离出来。
  9. 取出肺组织后,使用清洗液清洗3-5次,尽快放入组织保存液中短暂保存。

参考文献:陈立如, 李志刚, 李春光. 一个标准的动物肺叶切除模型——猪肺的基本解剖[J].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, 2024, 11(01): 16-22.

2.组织样本保存方式

 

 

组织样本保存在保存液中,用封口膜密封保存液管盖 2A:正确;2B:错误(未缠封口膜);2C:正确(拧紧保存液管盖);2D:错误(管盖未拧紧);2E:正确(样本取出后将其放入红色保存液中);2F:错误(放入清洗液中);2G:正确(组织样本较大时,应放入含有保存液的50 mL离心管中);2H:错误(组织样本较大时,放入15 mL离心管中)。

参考文献:中国经内镜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组织取样及类器官培养专家共识(2024).中华消化内镜杂志.2024;41(5):337-350.